发布时间:2014-11-28 20:4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现如今大家都说索尼黑卡黑科技,可在今年9月的Photokina上,松下用一款LX100淡定地告诉我们,便携式大底相机绝不会止步于1英寸。M4/3阵营加入到便携式相机的竞争中,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而既然松下“入坑”,奥林巴斯也不能闲着,新一代的E-M6就是个不错的契机。
奥林巴斯新机型是否也能具备
奥林巴斯的OM-D系列在1600万像素级上已经停留了一段时间了,但是4K视频功能却一直没有引入。E-M6如果能加入4K视频,再辅以5轴防抖系统,这台相机的吸引力不会亚于很多全画幅机型的。
数码版Trip 35有会否再次掀起PS机热呢?(这里的PS是Point&Shoot)
另一方面,奥林巴斯也已经着手自己的便携式大底相机的开发,数码版Trip 35的传闻已经浮上水面。随着相机技术的发展,这种在胶片时代也曾风靡一时的PS相机(这可不是我们常说的修片,而是Point&Shoot的意思)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数码版出现,而奥林巴斯新E-Trip 35若能如所说的出现,相信会吸引一批影像爱好者的关注。
关于更大的 中画幅正在变得靠谱
现如今影像产品的一大趋势就是“越大越好”,这里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传感器的画幅。短短几年,APS-C已经可以算是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普遍化产品了,而全画幅也已经渐渐放下了自己的身段,渐渐成为价格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的产品。那么既然135级产品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120级产品是不是也要开始“跟进”呢?
中幅成本降低哪家强?说到底还是得靠日系厂商
中画幅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问题,在2014年已经能看到其问题解决的契机了。来自索尼的5000万像素级的中画幅CMOS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中画幅成本降低的可能。而之前传闻索尼和玛米亚合作的中画幅相机虽然后来少了后文,但是这的确给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带来了一缕“希望之光”。
RX1系列的地位已经基本被A7系列取代,RX1的后续或许扩大画幅才是好选择
镜头问题怎么解决?很简单,找人合作,而玛米亚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我们可能很难在CES上见到真正的成熟化商品,但是已经有日本厂商的介入来打破欧洲厂商的这种壁垒,从一定角度上就意味着同类型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不论你如何看待日本厂商,但就大规模生产以及将商品变得便宜好用方面,日本厂商的确在各行各业都是有着巨大的推动力。而就近两年而言,索尼在这方面真可谓是“相当努力”,这次是不是索尼又能打破常规,着实是值得期待的。
镜头不落下 更高素质更大光圈
说了半天相机和机身,我们也不能落下镜头这条主线。随着可换镜头相机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镜头自然也会拥有更多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而近两年我们见到的新镜头产品也的确可谓是琳琅满目。在2015年的CES上我们能见到什么,这里我们也说到一番。
尼康的f/1.8G系列的下一步会否就是24mm f/1.8G呢
ART 50mm f/1.4后适马会否给我们带来些惊喜呢
先说说全画幅/APS镜头,除了“刷机身”,没有镜头的配合也是不行的。既然大家都喜欢大的,除了画幅大,镜头也要光圈大才够给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尼康正在一步步扩展的f/1.8G系列,这个高性价比系列镜头已经推出了数款,据悉全新的24mm f/1.8G也将到来,说不定CES上我们就能见到这款新品。另外,适马的Art系列在50mm f/1.4后还没有什么后续动作,之前传闻的85mm和24mm f/1.4是否会在本次CES上公布开发计划也是值得关注的。
奥林巴斯的7-14mm Pro镜头发布后也可以集齐自己的大三元了
《画幅与像素并进! 2015CES影像展望趣谈(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igi.yuduxx.com/smyx/9007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