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码频道 > 手机资讯 >

传感器+软件人性化 Moto X人机交互体验

[摘要]【IT168 评测】人机交互,听起来是这两年才和我们亲密接触过的词语,但其实人类在人机交互上的努力已经由来已久,1995年,比尔盖茨就曾经发布过微软历史上首款成型的人机交互软件,但结果大家也都清楚,虽然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早期无论是软件...

  【IT168 评测】人机交互,听起来是这两年才和我们亲密接触过的词语,但其实人类在人机交互上的努力已经由来已久,1995年,比尔盖茨就曾经发布过微软历史上首款成型的人机交互软件,但结果大家也都清楚,虽然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早期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人机交互可以说都一败涂地。原因很简单,人机交互是为了方便人操控机器而进行的用户体验简化,但早期的人机交互功能不仅没有减轻人机交互负担,反而增大了工作量,并且用户体验极其不佳。很多厂商都看清楚了这一点,在上世纪末人机交互热炒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机交互这个概念开始淡出消费者的视野。可以说如果没有对用户体验有着深刻的理解,人机交互就不可能东上再起。不过近两年,在硬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的大前提下,各项硬件都已经被各大厂商吃透,人机交互又开始重回大众视野。其中手机领域,Moto就是在人机交互领域走的最远的厂商之一,今天我们就通过全新的Moto X,来看看Moto是如何定义人机交互的。

传感器+软件人性化 Moto X人机交互体验

  硬件方面

  前面我们说到,早期的人机交互体验都非常不佳,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硬件问题。当时的处理器、传感器的运算能力不佳,就导致了人机交互中,人们只能按照一套严格的标准和机器进行沟通。说白了只能用标准的伦敦音和机器Say Hi,如果你的英语老师来自唐山,抱歉,机器不识别你的口音。而今天,手机硬件迅猛发展,硬件和传感器运算能力早已经不是人机交互的拦路虎。Moto也在这方面做到了业内领先。

传感器+软件人性化 Moto X人机交互体验
▲Moto X内置传感器特写

  首先,Moto X身上拥有大大小小11个传感器,这还不包含非常重要的麦克风等组件。这是目前手机集成传感器最多的手机。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这11个传感器的种类分别为:红外运动传感器、红外发射器、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重力感应器、加速度感应器、陀螺仪等等,这些传感器的共性就是成熟。这些传感器都已经在各个领域被使用了多年,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控性。其实之前例如亚马逊手机也主打丰富的传感器,但都以图像传感器为主,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复杂,处理方法也随之复杂,所以也影响了其最终的用户体验。

传感器+软件人性化 Moto X人机交互体验
▲Moto X内置部分传感器特写

  其次,Moto X内置了德州仪器TMS320C55低功耗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恩智浦的低功耗处理器,相比很多厂商都采用SOC芯片内置的处理模块来讲,单独的低功耗处理器能够使用更低的功耗、实时高效的处理传感器信息,做到真正的低功耗、长待机、实时人机交互响应。毕竟目前人机交互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交互方式,不给手机更大的压力,才是人机交互最好的存在方式。可以说手机是否内置低功耗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是时下看一款手机产品是否真正想做好人机交互的一个重要标志。

求团购 2下一页 查看全文

豫都网微信

《传感器+软件人性化 Moto X人机交互体验》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igi.yuduxx.com/phone/13918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