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25 13:2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搜狐IT/阿咩
11月7日,亚马逊公布了一款名叫Echo的室内语音控制设备。对于它的功能,亚马逊官方描述为,“通过蓝牙、WiFi或Fire Phone方式连接”,大吼一声“Alexa”唤醒后,即可“利用语音实现对闹铃、音乐播放、天气查询及网络查询等功能的控制”。
想必所有看官看到这儿,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另外3个“语音小助手”:苹果的Siri、谷歌的Google Now以及微软的软妹子Cortana。但是相比于三个前辈,很多业内人士都有点儿困惑:对亚马逊的这个Echo设备,到底该咋形容呢?
有人说它是“圆筒里的语音管家”,也有的人说它是“家电的口鼻”,但正如theVerge科技网形容的,亚马逊实际是打着智能家电的幌子,希望Echo成为你身边的“商品导购员”。
作为电商起家的企业,亚马逊既没有Google Now强大的搜索引擎资源,又没有Siri扎实的产品终端优势,除了能凭借AWS云功能跟后起的微软Cortana正面“扛”一下,要硬件没硬件要软件缺软件的亚马逊想进军智能家居,这是不是有点儿天方夜谭?
被誉为电商教父的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并不傻,正如今年4月初提出能语音识别商品名称的Dash功能一样,利用Echo的“远程音频识别”技术,随时满足消费者对商品购买的需求,这才是亚马逊进军语音家居的根本目的,
然而,靠谱吗?
“很古怪,而且跟其它产品一样,噱头远大于实用性”全球调研机构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Sucharita Mulpuru认为,Echo跟现下多数室内音控设备一样,“都没有实用性”,因为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智能手机就能实现的功能,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专门买一个室内语音控制设备呢?
难道亚马逊是想以后,只要我在家里一说“最近好想吃雀巢威化呀”,Echo就会自动获取“雀巢威化”,并在亚马逊购物网上帮我找出来吗?如果亚马逊真是在下这么大一招棋,到时候估计连蜈蚣的“手”都要被剁光了。
还好还好,现实生活里的家电语音控制,总是离嘴里说的家居音控差了十万八千里。
人们对智能家居的设想,“物联网+AI人工智能”那是对未来的期望,眼下,多数还是在拿联网、配套手机App或是声控技术做文章,而这三者中,音控似乎是离“智能”最近的环节。
海外市场,有由谷歌做东的Nest、从影音设备做起的Sonos、语音温度控制的Honeywell、专注小屏或无屏设备的Wit.ai以及推出Jambox语音控制的Jawbone;国内市场,有以科大讯飞技术为依托的传统厂商,例如小米、TCL、海尔、长虹。然而正如人们质疑的那样,我购买它的点在哪里?
1.何时需要语音协助?
这是否应该是那些搞智能家电音控功能的企业所思考的问题呢?如今的语音控制,多数是在电视上做文章,但正如一位业内记者所言:“(电视语音)交互太多,用户的使用体验未必有预期的那么好”,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看电视的时候,人们对语音助手的协助功能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大。
因为不方便腾出手,所以希望有“另一个人”帮忙,而这个“人”才是语音助手被打造出来的根本原因。既然如此,那么到底是在开车的时候、厨房做菜的时候、亦或是洗衣服的时候,你更“腾不出手”、更“需要别人帮一把”,还是在看电视的时候更“腾不出手”呢?
2.AI终结语音助手而不是延续?
在谈到智能家居时,曾有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将语音助手跟智能家电联系在一起是没有出路的。
“如果AI(人工智能)真的可以达到人们所说的‘智能’,那么我们是不需要跟家电有语音上的沟通的,因为有了AI的家电不用你开口说,它理应会按照你的习惯来调整好室内设备的状态”
关于语音助手能不能识别方言、俚语这些“非标普”,我们可以暂且不提,AI跟语音助手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我们也可以先缓缓,但正如另一位媒体人所言:
“你都走那么近(跟设备)说话了,那干嘛不自己按一下呢?”
《亚马逊欲当语音导购 音控家居离智能还有多远?》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igi.yuduxx.com/jydq/8742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