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5 10:55 我要投稿
据外媒6月12日报道:鸿海旗下夏普上周五(6月9日)在美国起诉海信,以海信销售低质、低价夏普产品为由,要求海信停止使用夏普品牌并赔偿1亿美金。6月13日,记者就此书面采访了海信国际营销副总经理朱聃。朱聃回应称:“夏普诉讼”是一出“农夫和蛇”的闹剧。海信将积极应诉,并继续生产销售夏普产品。
据了解,2015年7月,海信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及资产,同时获得夏普电视美洲地区品牌使用权;2016年4月2日,鸿海收购了夏普66%的股权并曲线收回欧洲品牌使用权。随后即爆出富士康欲向海信索回美国夏普品牌。遭遇拒后,来自富士康的夏普社长戴正吴接受采访时表明:在鸿海支持下,他可以采取破坏式行动。
从随后的一系列事件看来,“破坏式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而诉讼更是升级了摩擦。
海信国际营销副总经理朱聃对夏普的行为表示愤慨。他向记者梳理并还原这一事件过程。2015年,经营艰难、亏损严重的夏普三番五次地拜访海信,希望为“北美夏普”这个孩子寻找一个 最好的“人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海信决定“解困”夏普北美市场:收购接手夏普墨西哥工厂,托管夏普北美品牌(2016年1月6日—2021年1月5日)销售。此后,海信选派精兵强将,重振工厂、恢复渠道,向研发几近停滞的夏普注入海信ULED画质技术。由此,夏普产品的产品结构以及市场销量、销售额均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北美的夏普逐渐回到了正常的“经营之道”。
朱聃介绍说,去年10月,来自富士康的夏普社长戴正吴到过海信,海信拒绝了其要“拿回”夏普品牌的要求。海信的道理很简单:履行合同,尊崇契约,诚信平等。但此后,戴正吴通过媒体宣称:在鸿海的支持下,他要采取破坏式的行动,让海信将“夏普”吐出来。此后,“破坏式行动”接连不断:停止向海信供屏、在美国不断碰瓷找茬、在美国违背合同向海信渠道串货、向海信单方面发函:要求停止履行合同……其根本目的是干扰和破坏“夏普北美”正常的经营秩序。
谈到夏普诉讼“海信销售低质、低价夏普产品”的理由,朱聃予以断然否认:海信接手后,美国市场主流的32寸、50寸、65寸电视,夏普品牌的价格指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6年CES期间,海信最新发布的夏普N7000系列电视产品也被美国Reviewed.com网站评选为“Editor’s Choice Award”。而夏普所谓的个别型号产品“质量问题”是碰瓷的借口。
朱聃最后表示:夏普诉讼是现实版的“农夫和蛇”的故事。海信将积极应诉。同时,海信完全遵守双方之间的商标许可合同,继续在北美生产并销售夏普品牌电视产品。
《海信回应“夏普诉讼”:是出闹剧积极应诉》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igi.yuduxx.com/jydq/78618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