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14 09:59 我要投稿
一吨电视机主机板,黄金含有量80—150克;一台笔记本,除了黄金,还有25%左右的铜、50%左右的可再生塑料;一吨旧手机,可提取约250克黄金,每年数十亿台家的电器报废量让这座“城市矿产”看上去异常富足,但事实上已经获得补贴资质的处理企业却走得举步维艰。
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基金制度实施五年以来,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收不抵支、补贴不平衡、补贴拨付周期较长等。
据《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16》显示,2016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26.10亿元,拨付47.14亿元,处理基金征收使用之间的基金赤字超过了20亿元,可见基金收支缺口之大。另外,烦琐长期的处理基金发放过程显著降低了补贴的使用效率,也导致企业税负过重。根据调查,处理企业常常12~18个月后才能领到电子废物处理的补贴。
在这样的情况下,处理企业正在发生分化,规模较大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而同时也有近三成处理企业出现停产等现象。华新环保负责人曾向媒体分析,国家基金补贴没有到位,需要占用企业资金,企业拆解家电就意味着亏损。时间一长,就会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影响,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持续经营。
环保部固管中心李淑媛也证实,基金的发放滞缓和资金量的不足,导致了很多企业不得不缩减生产,同时有些企业还出现了贷款问题。
家电连锁企业国美方面相关负责人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有109个家电拆解企业,普遍反映家电拆解并不好做。做了会赔钱,拆解家电的成本很高,政府补贴不到位,有的时候拆解一台冰箱企业还要自己往里面倒贴二三十元;不做的话,生产线摆在那里,人工成本也很高,也会赔钱。
其二,以个体回收为主的格局仍未打破。数据显示, 2016年处理企业回收渠道仍是以第三方回收商为主,占全部回收量的90%以上。
在暴利的驱使下,电子垃圾加工小作坊遍地开花。备受媒体关注的广东贵屿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从事废旧电器电子收购,至今已发展成回收、拆解、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据估算,贵屿每年拆解处理废旧电子电器超过百万吨。
这边小作坊内废旧家电堆积如山,那边正规企业却“无米下锅”。据悉,2016年,获得补贴资质的109家处理企业年处理能力超过1.5亿台,实际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仅有7500万台左右。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处理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分化继续扩大,处理行业的金融活动和重组并购频繁,其中国有和大资产的兼并重组行为相对活跃,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单纯靠政府补贴、政策调控为企业保驾护航,显然已不现实。那么,回收处理企业的出路何在?李淑媛建议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即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
比如应用创新型的回收模式,如EPR回收、绿色消费+绿色回收、互联网+众包回收、两网融合等等。
再如,进行拆解产物的深加工处理。从2016年的数据来看,总体资源化利用水平并不高,只有87%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拆解产物的深加工处理,较去年同比下降9%。
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期待正规拆解企业早些纳入正轨,走上一条良性循环之路。
《问题颇多 废旧家电回收企业出路何在?》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igi.yuduxx.com/jydq/78250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