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数码频道 > 家用电器 >

家电行业变阵:企业多元化转型的赌注

[摘要]家电的研发三十年代看欧美,七十年代之后看日韩,现在接力棒传到了中国。日韩家电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同时,中国家电的第一军团也已经崛起。不过在转型过程中,日系企业面临的是生死问题,国内家电巨头面临的则是持续发展问题。 东芝的形象,随着不断出现的...

  家电的研发三十年代看欧美,七十年代之后看日韩,现在接力棒传到了中国。日韩家电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同时,中国家电的第一军团也已经崛起。不过在转型过程中,日系企业面临的是生死问题,国内家电巨头面临的则是持续发展问题。

  东芝的形象,随着不断出现的负面消息,离原来那个日本家电巨头越来越偏离。首当其冲是财务问题,东芝继2月14日延迟一个月发布财报后,第二次“放鸽子”。

  3月14日据路透社报道,日本东芝公司正寻求将正式的第三季度财报的截止时间再度向后推迟,原因是该公司同审计人员在东芝旗下美国西屋(Westinghouse)核电业务相关问题上存在分歧。

  不断转型的东芝不但没能实现荣光重现,反而在上演一场场“断臂求生”。

  对此,资深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东芝的转型逻辑是对的,只是转型的业绩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过去的包袱太沉重,转型是主动却也是无奈之举。

  转型危局

  东芝一直在转型。一开始是从原有的彩电、空调、冰箱等家电业务,直接跨入高门槛的工业领域,特别是在2006年进入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利润高、风险高的核电领域。

  第二次重整式的转型则在2015年至2016年。两年内,东芝经历了财务丑闻和大规模裁员,白电业务、医疗设备部门、印尼的彩电工厂和洗衣机工厂、图像传感器业务等相继被出售。

  这种调整和转型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东芝在2016年第一季度和年中实现扭亏为盈。

  但核电业务亏损再次拖垮了刚有复苏迹象的东芝。为了补核电业务的“大窟窿”,其机械业务、瑞士智能电表制造商兰吉尔的股份以及高利润的闪存片业务也因拟出售或抵押将不保。

  虽然第三季度财报再度推迟,但根据其此前预测,截至2017年3月的2016财年,全年将出现3900亿日元亏损,连续三年亏损,债务将超出资本1500亿日元。

  “东芝是日本消费电子的一个缩影,包括韩国的消费电子产业,都面临大溃败。”家电产业观察人士洪仕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很难说哪个因素单独造成了东芝和日本家电今日的衰败局面。从整个产业背景看,包括用人成本、用工环境、中国品牌的竞争压力和需求量等综合因素共同造成了品牌的没落。

  在走衰过程中也伴随着力挽狂澜的尝试。松下、索尼、日立和东芝都在“去家电化”转型中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新能源等非关联产业业务上。

  松下电器自2013年实施B2B战略转型以来,产品和服务已涵盖安防、新能源、冷链、交通等众多领域,并在电化住宅设备、环境方案、AVC网络和汽车电子四大领域加速推进发展。

  松下还在2016年与特斯拉结盟,在美国建设大规模锂离子电池工厂。

  但与东芝相比,松下显得幸运些。这种转型在业绩上已经有所表现,松下集团2月发布的2016年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财季在不考虑汇率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即使排除收购制冷设备巨头哈斯曼的影响,由于车载电池事业等的增长,也达成了增收。

  刘步尘认为,日本家电企业的转型是主动但也是无奈之举。他们意识到和中韩家电企业竞争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包括技术、产品成本和操作市场的灵活性等都没有太多优势,所以只能“去家电化”,三洋甚至几乎出售掉了所有资产。

  洪仕斌表示,日本家电企业必须转型向第二跑道和第三跑道,如果在已经没落的消费电子产品中寻找高端化等突破,并未解决根本问题。“虽然转型也会遇到困难,如果资金流匹配不了,进入第二跑道和第三跑道之后,可能‘死’得更快。但如果还在消费电子,那就是‘等死’。”

  第一军团变阵

  正如洪仕斌所说,家电的研发三十年代看欧美,七十年代之后看日韩,现在接力棒传到了中国。

  日韩家电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同时,中国家电的第一军团也已经崛起。

  与日本家电企业一样,被称为三大巨头的美的、海尔和格力近两年也在发力转型。但中国家电目前的转型之路和日本家电企业不太一样。

  “日本家电转型是生死的问题,是扭亏转盈的问题。中国家电企业转型面临的是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刘步尘表示。

  虽然近些年家电行业发展势头逐渐贴近天花板,但并不存在大规模亏损情况。

  洪仕斌介绍,转型分为有限多元化和无限多元化,两者区别在于转型是否依旧锁定在与原产业相关的领域,美的和海尔的转型属于前者,而格力的转型更像是后者。

  在AWE2017举办期间,美的集团便宣布公司未来的新战略目标是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科技集团。

  美的在2017年初先后宣布完成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并与以色列高科技企业高创达成战略合作交易,在机器人新跑道上起跑。

  刘步尘向记者指出,在三巨头中,美的的发展逻辑是最清晰的,发展具有可预见性。“美的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不会有太大问题。即使家电的状况不好,增长空间不大了,但它已经有了新的业务板块。”

  同样在AWE2017,海尔首次对外发布旗下海尔、美国通用电气GE Appliances、新西兰Fisher & Paykel、日本AQUA、卡萨帝、统帅六大家电品牌的全球化战略,覆盖全球5大洲,为5大细分人群提供家电解决方案。

  刘步尘认为,海尔的品牌格局也已经很清晰,未来几年,海尔的转型方向主要在国际化中打响影响力。“比如让GE的产品来到中国,让海尔的品牌打向世界”。

  海尔的另一个转型方向是智慧家庭和物联网战略。洪仕斌认为,这其实是连接产品端和用户端,虽然可以说是转型到互联网板块,但还是在家电产品上做延伸,在夯实与用户的链接点。

  但对于格力的转型,两位专家均认为其出现了摇摆和徘徊。

  刘步尘直言,格力的发展战略在三巨头中是最不清晰的。从手机到新能源汽车,目前都没有看到它实际性介入。

  对于目前格力重点发力的智能装备和模具市场,刘步尘指出,虽然从成长性看是不错,但目前实力相对偏弱。“机器人板块预计一年可以为格力带来三四个亿的营收,是很少的。”

  洪仕斌也表示,格力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转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转型探索未知业务领域要消耗成本,但在格力目前主业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一旦出错,最直接会造成年报“不太好看”。

  “企业转型的最佳时间点是业绩最好的时候,格力应该在2010的时候开始考虑转型。”洪仕斌说。

  对于转型潮过后中国家电格局的变化。刘步尘认为,格力不至于重蹈东芝的覆辙,只是在行业内会从目前较强势的地位被削弱,但仍在第一军团。

  虽然国内家电企业尚未发出2016年年报,但他预测,美的和海尔的营收应该都会超过格力电器至少500亿,差距会越拉越大。“我们现在把格力、海尔、美的称为中国家用电器三大巨头,可能未来叫作2+1。”


《家电行业变阵:企业多元化转型的赌注》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igi.yuduxx.com/jydq/74203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