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数码频道 > 家用电器 >

机器换人势在必行 家电巨头裁员是喜是忧?

[摘要]近日,李克强在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表示,中德应在创新上做出共同努力,希望能够将工业4.0同中国2025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制造2025》及十三五规划陆续颁布,明确了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管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作为实现工业4.0的必...

  近日,李克强在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表示,中德应在创新上做出共同努力,希望能够将工业4.0同中国2025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制造2025》及十三五规划陆续颁布,明确了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管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作为实现工业4.0的必备基础,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尤其是机器人技术与装备,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

  中国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IFR数据,2005-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期间中国增速达25%,事实上,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含外资)已达32996台,同比增长了21.7%;中国机器人联盟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销售22257台,同比增长31.3%。预计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

  虽然中国的机器人销量已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机器人使用密度仍然非常低。在制造业每1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这项统计数据上,中国仅有30台,不仅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与世界平均水平62台相差一倍多。

  珠三角、长三角涌现的机器换人的浪潮,揭示了中国机器人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随着大型家电企业不遗余力地进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目前机器替代人工劳动在很多企业并不新鲜。如美的在“机器人换人”方面的投入将超过10亿元;海尔也已初步搭建起了互联工厂的雏形;而格力数字化控制的生产机组使得庞大的车间内工人屈指可数。

  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中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正在不断消失。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用地成本一再攀升严重削弱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如何走出经济低增长的陷阱,成为重塑制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原来的农民工可能难以承接新的工作,企业也招录不到所需劳动力,也只能进行机器换人,实际上现在很多领域单位产量所需机器人的成本并不低于劳动力成本。

  近年来,中国大力引导帮扶企业“机器换人”,不断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实现减员、减能、减污和减耗,实现生产率和优质品率的大幅提升。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制造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之选。

  家电巨头裁员是危机还是机遇?

  近期有关家电巨头大量裁员的新闻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称,美的、格力、四川长虹、TCL和海信等五大品牌旗下六家上市公司,最大裁员总数已经超过3.5万人。实际上,家电巨头裁员的数量远大于此。仅以美的为例,美的集团副总裁王金亮在向记者透露时就表示,美的2011年最顶峰的时候,员工约19.6万人,现在约10.5万人,仅美的累积减员就超过了9万人。庞大的裁员数据似乎印证了家电行业的不景气。

  其实家电企业裁员与企业的转型升级,二者并不绝对矛盾,裁员实际上是中国制造升级的结果。同样从美的发布的2015年年报就可以看出,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384.41亿元,同比减少2.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07亿元,同比增长20.99%。事实上,美的2015年营收下滑只是表面现象,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其实美的的净利润在快速上升。

  目前,中国正在加速对欧洲工业4.0、工业机器人方面公司的投资。近期,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Kuka项目也在稳中推进中。2015年,美的就展开了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双智”战略,不但透过投资于机器人提升美的的生产及物流自动化,也研究开发以机器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家居设备。美的认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人口老化的情况使该市场具有庞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产业范围最广泛的“一般工业”。

  机器换人是否意味着工人大量失业?

  近年来,随着机器换人的盛行,制造业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明显减少,机器人进入工业区,取代工人的新闻不断见诸报道,引发舆论对机器人抢人饭碗的讨论。

  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是低成本、劳动密集,而机器换人需要最多的是科技、人才、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随着中国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渐不复存在,产业转型升级将伴随着人员的重新配置,这必然会出现部分结构性失业。

  机器换人初衷并非把原有的工人从生产线上换掉,而是因为企业招不到人,所以采购昂贵的机器取代。机器换人的本质就是要通过机器减少用工成本,解决长期存在的、因人才结构不匹配导致的“用工荒”。机器换人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益。

  其实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对于有技术功底的人员,可以进行自动化、机器人方面的学习,如果对于技术方面没有意向的人员,可以转型现代服务业,同样可以找到职业发展方向。人可以从生产者转变成为管理者、维护者甚至发明者。

  对于机器换人会带来失业潮的担忧,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长徐晓兰认为,一方面,机器人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机器人广泛应用的人机交互技术是工人与机器协同生产;另一方面,机器人催生的新产业生态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普通工人职业技能的提升也势在必行。

  如何解决工人的就业问题?

  正如马云所言,机器换人需求的爆发性增长需要大量既懂得工业机器人研制操作、又熟识制造企业所在行业制造工艺特点的复合型人才。可这一块在国内刚起步,很多企业都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应对机器换人,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工人开始“瞄准”机器人操作、维护和编程等新兴岗位,加快自身的转型,因此当前急需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各行业协会以及政府也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搭建更多平台供企业员工交流、学习以及再就业。同时,加快培养适应机器人带来的新需求新岗位的人才,中国也急需培养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技术工人。

  机器换人的直接好处是什么?

  在采取流水化作业的传统制造企业中,任何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产品的瑕疵,而机器精准、有序的特性能有效避免一些人为失误,改善产品品质,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近年来企业纷纷选择“机器换人”,将原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变成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产业,推动产业链从制造的低端向“智造”的高端升级。机器换人缓解了地方制造业的用工荒,也优化了劳动力结构,为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机器换人”将何去何从?

  当然,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还不成熟,自主创新、核心零部件仍然脆弱,盲目、大跃进式地进行机器换人,势必导致直接从国外进口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甚至整机,使得庞大的中国市场拱手相让。

  机器换人并非是设备一换了之这么简单,还有后期管理和技术操作和维修等问题需要攻克。现阶段投入的生产机器人主要用于取代工作危险度最高、工作量最大、工作性质最机械的人力岗位,比如焊接、镭射切割等。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从制造大国转型为智造强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工业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智能化、智慧化、机器人等将成为家电产业发展主流趋势,家电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已经逐渐成为必然趋势之一。机器换人对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机器换人势在必行 家电巨头裁员是喜是忧?》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igi.yuduxx.com/jydq/43667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儿童家电造型卡通 但切忌没有“内涵”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